破产、倒闭、转让,在如今的营商环境下,已非药企专属,医院也过上了“紧日子”。
据悉,今年以来,长沙慈济医院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而申请破产清算;青岛德仁中西医结合医院因经营不善,造成亏损,资产负债率高达235.89%,且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申请破产重整;广东华南口腔医院资不抵债,申请破产……
不完全统计,疫情以来,已有2000多家民营医院破产倒闭,而如今,公立医院也没能逃脱。尽管在一大批倒闭的医院中,民营医院居多,但公立医院日子并不好过。
对于公立医院,疫情只是“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最重要的还是医保开始打击骗保,启动医保支付改革。先期倒闭的医院与市场布局不合理,竞争力弱,内部运营水平差等都有关系。
公立医院正面临结构性压力——药品耗材零加成,检查化验价格进一步调减,外部支付方式改革和绩效考核评价都是公立医疗机构正在面对的。很显然,无论是公立医院,还是民营医疗机构,真金白银的损失,是医院运营压力大的核心原因。
同时,因为医院运营承压,完不成采购量;药企回款难,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,值得关注。